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阮占江:无地农民工亟需一个公平的制度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0日10:03  燕赵都市报

  作者:阮占江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安徽、江苏等地采访中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中已经出现一个特殊群体:“无地农民工”。如果这个群体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无论滞留城市还是回到农村,都可能面临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困境,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对此,基层官员建议,应对“无地农民工”现象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对策。(10月19日《经济参考报》)

  在《经济参考报》的这篇报道出台前,“无地农民工”其实已在各地普遍存在并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与重视,因为这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与社会群体。然而,虽然不断有媒体、专家学者以及基层官员的呼吁,但农民工无地失地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与解决,反而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以至于如今开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民工无地失地现象的普遍出现,本身确实有着诸多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比如各地土地资源分配的相对不均衡,比如一些地方的不断征地,比如一些农民工的自我进城。这就决定了对于农民工失地无地这个问题,社会各界应理性、冷静与客观看待:既要看到其现实紧迫性,也要看到这个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一番呼吁或几篇文章就能够有效解决的。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对于那些已经没有或正在失去土地的农民工,各地各级政府其实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加大对无地农民工社会谋生技能的培训,优先招录其进入当地的企业与工厂;比如加大征地补偿力度,延长补偿时间等等。应该说,这些措施与对策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较为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减少与消除广大失地无地农民工的内心焦虑和不安。

  实际上,如今许多失去土地、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不仅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与福利,而且经常要在用工待遇与报酬方面遭受歧视,以至于如今大多数农民工普遍有一种自己始终是外乡人的感觉,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其实还是需要各级政府积极、主动负起责任来,把那些相对正常而完整的国民待遇和社会利益机制,给予广大农民工尤其是无地农民工。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各级政府不仅应进一步加大各种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扶持与促进农村经济的深入、全面发展,更要确实缩小城乡的权利差别,切实改善与提高农民工的国民待遇。这其中尤其显得迫切与根本的,无疑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放宽各地城镇落户的条件,使那些已经在城市稳定就业和居住的无地农民工,逐渐分批、有序成为享受同等权利保障与社会福利待遇的城镇居民。

  相信有了一种相对公平、公正与合理的制度化出路,广大无地失地农民工不仅不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而且会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甚至主力军。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无地农民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